返回索引页

《從歐美選舉展望未來國際局勢》

2024-07-19



民主党司法打击 Trump
从大选辩论到拜登被逼宫退选
对国会选举的影响
川普刺杀
Vance
Trump 当选对台湾的意义
部分财团支持 Trump
欧洲选举
Trump 当选对乌克兰的影响
提问


王孟源 00:00
这就是 2021 年跟 2022 年那两年, Biden 一共通过了三次的财政刺激法案,总共 3 万多亿。那这些钱一层层地拨下来以后,现在开始看到施工...

唐湘龙 00:17
龙行天下,我是唐湘龙。今天在龙行天下陪着我,不是聊聊天,来为龙行天下的观众朋友们开讲,上课的王孟源博士。来,在美东的王孟源,欢迎。

王孟源 00:56
大家好,很开心再跟大家聊一聊。

唐湘龙 01:00
刚才要进现场之前的时候,我在跟王孟源... 因为毕竟王孟源在美国生活了三四十年的时间了,对美国的观察已经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轮廓。他告诉我说,美国现在是也在搞基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啊。所以你知道很多地方都会觉得,它真的在大兴土木,可是这个效率显然就是差一点点。

但是今天呢,我们的谈的主题终于要拉回到现实政治。这个现实政治,因为不管是欧洲的几场的选举,比如说英国大变天;法国虽然在第一轮选举的时候,国民议会第一轮选举的时候,勒庞的这个右翼看起来大胜,可是第二轮选举的时候,法国终究是有左翼的传统,所以第二轮选举的时候左翼上来,所以现在基本上对于马克龙来讲,这可能是不幸中的大幸,这是 second choice。

民主党司法打击 Trump



好。但是大家全球在关注的终究是美国的选举。那这些的选举从今年初,包括像阿根廷的米莱上来也看到了, G7 里面,现在除了意大利的梅洛尼相对是稳定的以外,其他的几乎都是在下台或者准备下台的过程。即使不是 G7,而是 G7+ 的几个朋友们,像是比如说韩国也一样,印度的莫迪本来认为是印度的强人,可是其实刚结束的选举,莫迪也是灰头土脸。所以所有的选举几乎都在面对到变天的情况。我们今天从这里谈起,也看到说这些选举的变局,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每个国家的选举几乎都在面临到了激烈的改变,激烈的撕裂,为什么?

王孟源 02:55
其实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谈美国的大选政局了。因为我从三年前就预言,那时候刚刚他们开始有通胀。那时候就说过美国人最在乎痛苦指数。痛苦指数是两个指数加起来的和:一个是失业率,一个是通胀率。三年前因为美国发生了那个通胀危机——这个跟普通的金融危机还不一样,它对民生的切身之痛特别的深刻。所以我从三年前就说,就可以预见 Trump 应该是会赢。所以很自然的,你一旦预见 Trump 会赢,然后又知道他会推翻建制派的一些所谓的 project,就是他们私下搞的一些小动作计划。比如说以前在阿富汗跟伊拉克,然后后来在乌克兰,这些都是Neocon 就是新保守主义者的小计划,就是一要图利能源、金融跟军工这三个大的企业财团。

但是 Trump 他显然并不吃这一套。Trump 他本身是一个商人,他是一个类型的,就是他比较注重自己国内的经济,它在国际上是一种所谓的 Isolationist 姿态,就是孤立主义者的姿态。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既得利益会吃他的亏,所以一定会有人想尽办法用合法或非法,或者是甚至是很离谱的奥步来打击他,想要让他不能够上台。

所以从三年前开始我就说过,会有奥步。这个奥步就有文跟武的两种。文的就是搞官司。因为建制派控制了绝大多数的法庭,也就是法官,还有检察官这个系统,从联邦到地方都是这样的。这一点请大家注意,待会我还会再提及。所以我们在过去这四年看到 Trump 一共吃了三四十场官司,其中有民事的他已经败诉了,赔了几千万,然后更严重的是要坐牢的。这个坐牢的刑事的案件里面,最严重的就是四年前在所谓的 1 月 6 号事件,就是那个冲击国会山庄的事件,他们认为是鼓动叛乱、暴动,这个事件造成了很多的诉讼案。然后除了国会山庄的暴动案以外,还有他曾经打电话要求几个战场州的州务卿去严审,重审选票,重新计票,这些统统被算作是违法的事情,就是政治压力来影响选举。

所以他官司吃了几十个,那最危险的就是这两个。这两个都是刑事案件,而且如果遇到一个愿意豁出去的法官,可以判决,甚至判决要剥夺他的竞选的资格。那他要平安登陆的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竞选总统)... 那如果被剥夺竞选权,虽然明显是违宪的,因为美国宪法没有规定说任何一种借口可以剥夺你竞选总统的权利。但是在程序正义的原则下,那个法官讲出来就是当时就有效,除非上一级把它推翻。很幸运的是,大概两个月前最高法院判决不能够这样搞。这样子,所以这些文斗就基本上搞不下去了。

那我们就很巧的在上个礼拜看到了武斗,也就是刺杀的行为。所以今天我讨论这件事,就是因为在过去这个月一连出现了三个很有趣的新事件:第一个是他们的大选的辩论;第二个就是这个刚刚提到的刺杀;然后第三个是现在还在进行之中的共和党的集会,就是造势大会。

唐湘龙 08:00
他的党代表大会。

王孟源 08:03
党代表大会,对, RNC national convention。为了这个 RNC 他当然要挑选一个副总统,所以这也是这是第三个新闻。我今天想要讨论的就是这基本上这三点,因为这都是很值得讨论的。过去三年我不怎么谈,是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事件,那现在有了新的事情可以讨论,就谈一谈。

从大选辩论到拜登被逼宫退选



第一个我们先讨论一下这个辩论会。这个辩论会它揭露了最大的问题,当然是揭露了 Biden 他有老人失智、老人痴呆症的问题。Biden 有老人痴呆症,我自己的父亲经过老人痴呆症我知道,现在 Biden 基本上是一个中级的老年痴呆,这个只会持续地加速下去,他是绝对不可能再做 4 年,做一个合格的总统的。但是在过去几个月虽然已经有迹象...

其实在一两年前就有他早期老年痴呆这种迹象,但是当时因为民主党建制派掌控了大部分的主流媒体,那主流媒体就找了各式各样的借口,要么就是不播报,要么甚至还找了借口说这些视频是 AI 做的。所以我们最近的这个 AI 的突破,可以合成新的视频,很逼真的视频,反而变成 Biden 团队的借口。就是明明是真的视频,是他老年痴呆,讲话结结巴巴,然后莫名其妙,但是他们就可以跟自己的建制派选民,也就是纽约时报的读者们,可以说你们看到这些视频都是假的,都不要深究,都是 AI 做的。这是一个很方便的借口。所以这一次这个大选的辩论口齿不清变得很明显,因为这是一个正式的场合,这是大家都在报,你就没有办法用 AI 这个借口了。

所以这对——但是我们要退一步想——这对大选的结果有影响吗?没有,因为我刚刚讲过从三年前就可以预言 Trump 会赢。它影响美国的这个大选制,选举人制,那总共有 540 票,你要超过 270 票以上才能赢,对不对?那在这个辩论之前,我自己的估计是 Trump 会拿到三百零几到三百一十几票。我为什么说自己估计呢?因为你如果用民调的话,民调会说 Trump 险胜二百七十几票、 280 票,但是这个民调一定是错的。从 8 年前开始这些主流媒体所做的民调就很明显的都是错的。

那为什么是错的呢?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民调的... 美国的民调是你打电话去询问,然后这些接电话的人当然有权利说我没有兴趣,我不接,所以会接的人本身就是有趋向主流建制派的趋势,所以它本身在那个... 你如果算成名义支持率的话,就会造成一个 2-3% 的偏差。倾向于建制派的候选人。

我刚好这个礼拜看到一篇很老的论文,是 2008 年在那个《Journal of Fish Biology》,它是讲当去收集热带鱼做实验的时候,统计热带鱼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结果会有 100% 的误差。原因就在于他们收集热带鱼,同一个种族的热带鱼,有些鱼就特别喜欢被抓,有些鱼特别不喜欢被抓。所以(哈哈哈)你去抓的时候老是抓到同样的那几条,那这样子统计出来的结果就错了。这个跟我刚刚提到的这个民意调查是完全一样的。那至于我为什么会去看鱼类生物学的期刊,这个大家不要问,我是因为对统计性的(偏差感兴趣)… 才注意到这种统计性的论文。

不论如何,所以你如果看正式的民调的话,他会跟你讲,就是在一个月前的民调,他会跟你讲是Trump 可能会险胜,但是我那时候我自己的估计是 Trump 会赢,是一个中等的胜利,就是 300 到 310 票的胜利。但是经过这个这一次的大选辩论之后,这个民调刚刚出来,现在民调基本上他们承认 Trump 会拿到 300 到 310 票,但是当然实际上我的估计就是 Trump 会拿到 340 票了,因为你要再加上 2% 到 3% 的支持率。

唐湘龙 13:59
340 的话那就是大胜了,那就表示 Biden 民主党连 200 票都不到了。

王孟源 14:06
对,就是 200 票出头。那事实上他有可能拿到 350 几票,现在的就是拿到 340 票之后,下一个可以拿下来的州是什么?是 New Jersey,算是一个大州了。 14 个选举人票,New Jersey 如果拿下来他就有 356 票,然后再下一个周就是纽约了。

唐湘龙 14:27
不会吧,纽约?这么民主党的地方?

王孟源 14:31
就是在考虑连纽约这种民主党建制派州都有可能失陷,就是失陷的可能还很小。但是你如果再继续演化下去,就会危及到纽约州的。结果就已经到这个地步。但是问题是你这个大胜跟小胜或者中胜没有什么差别,输就是输了,对吧?

唐湘龙 14:54
输就输了。

王孟源 14:57
输了就是输了,对不对?真正的差别在哪里?这一次这个大选辩论真正造成的影响在哪里?真正实际的影响是造成民主党党内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终于面对现实。因为这些人以往是读 纽约时报,读 CNN,读华盛顿邮报,他们不知道他们在民意的支持率有那么低。那经过这一次以后,他们必须要面对现实之后,这些人原本就活在虚幻空间中,他们现在被迫提早半年面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呢?有这个意义,就是他们现在对 Biden 逼宫,对不对?我们现在看到 Biden 被逼宫。他昨天才刚刚宣布他得了新冠。那有人说这个很可能就是一个借口,准备要让他下台阶。好,这个逼宫这件事情就很有意思,我想深入地谈一谈。

去逼宫,有三个阻力,两个推力,我们来讨论一下。第一个阻力是美国现在已经是完全的金钱政治。因为大概十几年前他们最高法院澄清了竞选现金法,开通了后门。就是现在财团可以匿名的无限制的捐献竞选现金,那这样一来就变成完全 100% 的金钱政治,这个我待会(会讲)还有另外一个效应,从这一点导出来,待会我再讲。因为这样子,所以现在他们全都有几亿甚至几十亿的竞选现金在那个基金里面,他如果换人的话,这里面可能有些法律的问题,因为他们捐钱的时候是捐给 Biden 的,不是捐给另外民主党的候选人的。但是我刚刚提到,建制派控制了绝大多数的法官跟检察官,这种美国的是非对错是没有绝对的标准,是法官的说了就算,所以这件事情建制派要解决并不难,你只要找一个纽约州的法官建制派控制的法官,让他宣布这是合法的,那就解决了。所以这个阻力是一个技术上的阻力,但是可以解决。

第二个阻力就是副总统 Kamala Harris。如果一个总统希望保障自己的安全,让自己的政敌想搞自己的时候面临困难了,就是找一个特别不适任的副总统。那 Harris 就是典型的这样子。你想要把 Biden 搞下去,第一个考虑就是继任的人就是 Harris,但没有人会愿意让 Harris 当总统。但是同样的,在这个地方也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反正选不上。你现在换了 Harris ,换了任何人上来都选不上,因为 Trump 已经遥遥领先了。这个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你临阵换将,不可能扭转这个局势,那所以换 Harris 就换 Harris。但是反过来就是说,你换了,换的任何人也选不上,那你为什么要换呢,对不对?所以这个是真正的阻力。

然后最后一个他不愿意换人的阻力是 Hunter Biden。他的儿子这个贪腐案是证据确凿的。然后我们也知道 Biden 他自己向来都是放纵自己的家人去捞钱,然后捞到钱以后要给他 10% 的回扣。就是 Hunter Biden 当初他的 Apple 笔记本被扣押,里面就有证据说他收的回扣统统要把 10% 拿给他爸爸,所以 10% for the big guy 就是 Biden, Joe Biden 自己称自己是 Big Guy,大家伙。所以这件事情如果不是 Trump,而是另外一个建制派的共和党人在跟他擂台的话,大家在后台都可以好好的商量。就是说反正你承诺说对 Hunter Biden 会轻打轻放的话,Biden 就会自愿地下去。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在于 Trump 不是这样建制派的,所以你没办法跟 Trump 达成这种协议。尤其是你最近这四年给他搞了十几场官司,他更加没有这个责任来做这种承诺,对不对?Trump根本就不在乎你能不能换下 Biden,要换 Biden 是建制派的人想 换Biden。那我到现在都还没有讲为什么建制派会想要换 Biden。

现在我们先讲为什么 Biden 不想下台,或者建制派要换 Biden 会有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因为Hunter Biden 的这个危险,建制派没办法在背后搓圆子汤,把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 Jill Biden——就是Hunter Biden的妈妈——就不愿意让 Joe Biden 放弃。那 Joe Biden 现在已经是老人失智了,他做什么决定外人很难预测。我们只能说很可能(是)他的老婆 Jill …

那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我们还在严肃地讨论他提早下台的可能呢?因为有两个很大的推力,也是建制派为什么急着要换掉 Biden。第一个原因是你让主流媒体进一步的失去公信力。因为我刚刚提到主流媒体在过去这三年反复地说 Biden 没有失智的问题,那些出现他跌倒或者是语无伦次的那些画面,他们都说是 AI 或者伪造的,对不对?你现在被证明是这样子的结果,Biden 那边,亲 Biden 的人还跳出来各种离谱的借口满场飞,这样子非常的丢脸,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对不对?对建制派来说, Biden 只是一个走狗,他们的媒体反而是更核心的权力机构,对不对?比你这个马上要落选的总统要重要多了。所以让 Biden 下台来保护这个主流媒体,这是必然的事。

所以我们知道过去大概... 这个大选辩论结束之后,马上就有 Jon Steward——这是美国一个很有名的 Talk show 的主持人,他出来希望 Biden 下台。然后几天前连 George Clooney 都出来... George Clooney 是很有名的建制派的大咖,在娱乐界的大咖。他的老婆本身就是政客,所以他出来就代表建制派主流媒体,娱乐文艺方面的那一支现在跳出来要 Biden 下台,而他们要 Biden 下台的原因就是 Biden 这一次的表现让他们太难堪了。尤其是现在还有几十个 Biden 的手下的小卒在外面到处上节目,到处找借口,胡扯的非常的离谱,变得到处都有笑谈。这真的是反而危害到了建制派的利益。

但是,Biden 在不在乎这个主流媒体呢?不在乎。而且这些媒体,他们是针对着普罗大众,而普罗大众的那个记性,我们美国人说是 has a memory of a goldfish,金鱼的记忆,就是只有 4 秒钟。刚好这个辩论会之后一个多礼拜就有 Trump 刺杀案出来,接下来这个新闻又换了,新闻换了以后他这个压力又轻了,对不对?所以这一点,这是一个让 Biden 下台的推力,但是不是最主要的推力,是一个次要的。只是刚刚结束之后头一个礼拜是这些人在闹,现在刚刚开始闹的——就是两天前开才开始闹——这才是真正的重点。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我刚刚提到这个大选辩论,这次 Biden 搞了这么灰头土脸。并不影响总统的选举,因为这个总统的选举结果我说:像我这样的人三年前就可以预测。

对国会选举的影响



但是这场大选还有一个很悬疑的结果,就是国会。因为 2024 年的选举的参议院选举刚好是大很多。美国的参议院是每两年选一次,但是只选 1/3 的参议员,他们的参议员任期是 6 年,所以你每两年就有 1/3 出来换,然后隔了两年以后再换另外的 1/3,然后再隔两年再换另外的 1/3,那这一次刚好轮到的是 1/3,绝大多数都是民主党的。

唐湘龙 26:09
他们压力很大。

王孟源 26:10
而且是民主党那些要退休的,或者是有案子,比如说 New Jersey 的那个 Bob Menendez,就是因为贪腐案...

唐湘龙 26:23
没错,他现在都已经被认定了。

王孟源 26:25
被认定了,已经被定罪了,刚好也是这个礼拜定罪。所以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一场选举——不是大家都,是明眼人——在一个月前就可以确定共和党这次会赢得总统,还有参议院。问题在于众议院。两个月前我有讨论过那个美国的金融集团为了威胁众议院,让他们通过对援乌法案,让几个共和党的众议院议员提早辞职。没错,所以他们的多数变成正零,就是刚好到半数而已。

那我们这一次选举的前景是什么呢?因为众议院这种东西,众议员的,一共美国有 400 多个众议员,所以这个选区很小,它相对是一个低层次,所以他们这个民调很难做,所以你民调的结果很少见,不像总统的选举那个每个礼拜都有两三个民调,但是众议院的民调基本上是一个月一次或者两个月一次,最近的一场民调。这一个月之前,那个时候还认为共和党跟民主党旗鼓相当,两边都有可能,都有 50% 的可能会控制众议院,大家想想看 Trump 在上一阵做当总统的时候有没有控制两院?这个,一个有国会掣肘的总统,跟一个一手控制白宫再加国会两院的总统有没有差别?

唐湘龙 28:17
有很大差别。

王孟源 28:21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经过这场大选辩论之后, Biden 出丑,这个一定会连带着除了把主流媒体的那个公信力拉下来之外,也会连带着影响国会选举。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新的众议院民调,但是我估计现在共和党获胜的几率已经达到 2/3 或者甚至 3/4,那这就对建制派造成一个极大的威胁,对不对?你原本是希望不要让Trump上来,但现在 Trump 要上来了,你官司也打不倒他,那个步枪也打不死他。那你最起码不要让他连国会两个院都掌控在手里嘛,对不对?所以两天前新一波的要倒 Biden 的这个风潮是从哪里起来呢?第一个起义的是美国众议院的民主党大咖,叫 Adam Schiff,他是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主席。他在两天前起来说,他认为 Biden 应该退位。马上 Pelosi 统统站出来。这就是国会领袖开始施压,这才是真正的压力。

当然我们现在不能够确定 Jill Biden 的人会怎么选择,一个很担心自己儿子的母亲,还有一个已经完全失智的老人,他们会做什么决定?我们不能够用理智来预测,但是这个压力我认为是真正有实际压力,所以 Biden 在未来几天宣布提早离职、退出竞选的这个几率很大。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些建制派的民主党国会大咖可以拿一个事情来压逼这个 Biden 家族,这件事情就是你虽然没有办法从新的总统,就是 Trump 手下的司法部拿到承诺会对 Hunter Biden 轻打轻放,但是我们掌控了大半的法官,对不对?你们还是除了司法部之外,你也要考虑一下法官系统,你如果不听我们的话,我们到时候用法官系统来整理,你这个死的更惨,对不对?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很有可能会成功的逼迫 Jill Biden 接受,所以我们再等几天看看这个,他们会不会把这张牌打出来。我们现在不知道打出来以后 Joe Biden 跟 Jill Biden 愿不愿意接受,我们也不能够确定。但是我认为至少必须,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至少必须要认真地考虑这个可能性。

川普刺杀



我们现在这有关这个大选辩论,我谈的差不多,我们现在谈一下第二件事情,就是 Assassination那个刺杀的一件事。这个刺杀这件事情,请大家不要说什么事先安排的,因为这个,因为很明显的,那个子弹在众目睽睽之下是没办法作假,那 Trump 真的是命大,那个擦着他的耳朵过去,只要差一公分他就是致命的伤,所以这种事情是你没办法去安排的,安排出来一定会有造假的那个现象。我们没有看到造假的现象,这就是真的。

唐湘龙 32:33
王孟源的意思,就是说王孟源的意思就是说这不是什么自导自演的,跟台湾人在怀疑 319 枪击案是不一样的。

王孟源 32:42
对,跟 319 枪击案是不一样的。这个这不可能是自导自演。因为这种步枪这种东西,那个步枪弹 AR15,这跟台湾的那个军用制式步枪是一样的口径,一样的系列,威力极大,它枪口的动能是一般手枪的 8 倍,那更不要说是那种自制的土法手枪了。那东西只要打下去,只要碰到你的那个头盖骨,就是粉碎的结果,然后你差了这么一公分,这种事情没有人会自愿去冒那个险,对不对?

唐湘龙 33:25
当然。

王孟源 33:27
这就算是你,就算是世界第一的神枪手,这都没办法保证说……

唐湘龙 33:32
对,就是他真的是命大,真的是命大。对。

王孟源 33:36
你现在放出来这个图片,那个他西装上面那个弹孔那个已经证明是 P 出来的,那个是假的,只有打到耳朵那个是真的,就是你现在荧幕上的。

唐湘龙 33:55
如果弹孔在那个位置那还得了?。

王孟源 33:59
对,而且我刚刚才讲这是步枪弹,打下去以后不可能只有这么小一个。这种步枪弹,而且这个 AR15 的步枪弹,是当初北约特别开发出来,以高速小口径他打下去以后,它前面是空的,后面是死心,打下去以后这个子弹马上就散掉,然后创造极大的伤口,它不会是这么干净利落的一个小洞。而且事实上有人去找过那个原视频,没有那个洞,那个是 p 出来。

那很不幸的,我们现在处在这个大众媒体的环境。这种不管是支持共和党的,或者支持民主党都会想办造谣,但是我们从已知的物理可以判断,这不可能是自导自演。只能说他真的很命大。那这是不是说建制派就没有出手呢?不能,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疑点,就是那个枪手趴在一个屋顶上面,屋顶上距离只有 130 米,然后就刚好在 Secret Service,特别就是他们的那个特勤局的反狙击手的面前,基本上就是那个反狙击手在就在 Trump 的背后,面对着这个枪手,枪手大摇大摆地上了那个屋顶,拿着枪瞄准了几分钟。结果那个反狙击手一动都没动,等到这个枪手发射,现在有说它发射了 3 发,有说它发射了 8 发。不管怎么样,它总是半自动步枪,能够发射三发就已经是好几秒钟的事情。你眼看着他趴在那里瞄准中后瞄了几分钟,然后还真正发射开了三枪以后,至少三枪以后你才把它解决,这你不觉得很奇怪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要么就是特勤局故意的。但是我们……你看看,刚好这个特勤局反狙击手,两个反狙击手,面对的正面就是那个枪手的位置,你怎么可能看不到,对不对?这件事情就很奇怪,目前我们不能够说他是故意的,因为我遵从 Hanlon's razor,这个 Hanlon's razor 是说:如果能用愚蠢解释的,就不要用恶意来解释。但是你至少会说他们是资源派的不够,或者是官僚系统有了出了差错。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目前有谣言说当时那个反狙击手说我要开枪把他干掉,结果被他的主管说不行,等,等到...

唐湘龙 37:22
等他开枪的时候他才开枪。

王孟源 37:24
三发之后这个反狙击以后才说不能再等了,我得开枪狙击。这样就合理,因为人家就在你对面 100 多公尺,那你知道这些自动步枪或者半自动步枪他们的射程是多少,五六百公尺,他们的正常射程是五六百公尺, 130 公尺,基本上就是在伸手即到的面对面了。那所以这件事情你要说,这个建制派的势力没有出手也是不可能的。就是说最起码他们有派出不合格或者是不足够的人员,让 Trump 的安全没有保障的这个责任。这其实是很符合建制派的这种隐性的那种 deep state 的 modus operandi (犯罪手法),他们的行为模式,就是它不是真正去安排把你刺杀他,但是他创造一个方便刺杀的环境。但是无论实情是怎么样,这个这件事情我想历史还会不断地讨论,可能会讨论个五六十年之后还是有人在那边翻案,所以我现在不能够确定细节是怎么样,不过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它不可能是自导自演。真正的责任我们不知道,但是特勤局一定有部分,至少有部分的责任。

我觉得这件事最有意思的除了它进一步的推高了 Trump 的支持率之外,就是又一次地揭露了美国主流媒体的双标。因为这件事发生了第二天,那个纽约时报跟华盛顿邮报跟 CNN 这些的报道才是真正最有趣的地方啊。我看到的是典型的是他们的大标题是 Trump 在演讲台上跌倒,然后被特勤局撤离。没有谈到子弹,没有弹到刺伤,他们讲的是 Trump 跌倒了,然后被撤离,然后另外一个标题说因为噪音而 Trump 逃跑。他们假装没有子弹。这些都是很有趣的报道啊。都已经是……你可以看出自由时报的事的那种春秋笔法是从哪里学来的?

唐湘龙 40:11
然后,哈哈哈,好好好,OK,好,你继续,对这种在台湾看看报纸的时候,困难点就在于说你看报纸你很容易被骗,对。

王孟源 40:23
他们讲的都是事实,的确是有噪音,然后 Trump 就跑掉。

唐湘龙 40:27
对对,但是就是没有告诉你重点。

王孟源 40:30
确实也跌倒了,然后就被特勤局扶下台去了,但是那是精确的报道吗?不是,对不对?然后接下来又隔了一两天,这是今天才出来的 CNN 也是,我觉得也很有意思。他说这个 Trump 在两个礼拜前曾经被通知伊朗派出了派人来暗杀他。你说这个这种就是纯粹的噪音,没错,这倒不是没有针对性的,就是纯粹性莫名其妙的噪音它会放出来让大家觉得困惑。因为普罗大众,如果是一般的普罗大众,如果只是这样随手的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所以,刺杀?哦,有可能是外国刺杀。

唐湘龙 41:25
有可能是伊朗刺杀。

王孟源 41:27
哎,是伊朗。事实上有没有根据?完全没有根据,这个他们就是随口乱来,他的目的就是制造困惑,然后浑水摸鱼。这其实是...

唐湘龙 41:38
转移焦点。

王孟源 41:39
转移焦点。我刚好几天前我在 YouTube 看到一个台湾的读者留言这个大陆的视频,他一个大陆人在评论美国,刚好也又是评论这个美国大选,结果那个台湾的读者说,你们这些大陆人真不要脸呐,你们的中宣部出了什么事情就通通封锁,你们还好意思出来谈论时事?对不起,这并不是……中国的中宣部的确是很喜欢遇到不能处理的新闻就把它全部就盖起来。

唐湘龙 42:29
盖起来,对。

王孟源 42:31
但是这并不代表它跟美国有本质上的差别,只不过是处理的手法不一样。中国因为他们是官僚主导的社会,所以他们处理谣言或者是会造成愚民恐慌的或者其他而不适合的情绪的时候,他们就直接来抹杀这个新闻。美国人、美国的这个体系是因为它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它是资本主导的,所以他处理这件事情它是加 100 倍的噪音,把你的事实淹没,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就是你那完全听不见真话,对不对?但是我认为美国的这个方式反而是更邪恶、更糟糕。因为他们...至少你看看他们主导国际话语权,所以他们搞的这些噪音不但遮掩了真相,而且还愚化了他们的民众,对不对?美国的人的政治智商真的在过去,这我来美国这 40 年很明显地下降,哈哈哈,就是至少中国人没有被他们的网络……中国的网络上也是一大堆的莫名其妙的假话,但是至少不是官方的。

唐湘龙 44:05
他的官方是过度谨慎。

王孟源 44:07
美国没有官方的,但是他的主流媒体。但是他的主流媒体所报道的就是那些很蠢的假话、噪音、谣言,那这样子就会造成连哈佛毕业生。我为什么说哈佛毕业生,就是我的儿子,四年前的那个女朋友的家长,两个家长都是哈佛毕业的。然后他在那里跟他们吵了一架,就是因为他们都完全相信新疆的那些报道。

唐湘龙 44:43
不意外,不意外。

王孟源 44:45
纽约时报就是这么报的,他们都信了。你连这种高受过最高等教育的精英都被洗脑过了,那你说这个效果是不是比干脆所有的消息都删掉还要糟糕,对不对?所以我看到那个台湾读者的留言的时候,我就觉得你这就反而是洗脑了,因为你们这种美式的系统,在自由时报的熏陶之下,听到的 100 句话里面, 100 句都是假话。你说这会比什么都真话,假话都没有听到更糟糕吗?当然是更糟糕,对不对?(唐:被误导更麻烦)。

不管怎么样了,现在这个刺杀基本上就是这样,它实际上的影响就是第一个让 Trump 的民调再上去,然后但是 Trump 已经稳赢了,所以他对国会的影响就很次要;第二个是他对主流媒体的那个公信力进一步的打击。即使美国现在主流媒体,你如果去看有专门的民调说你信不信任主流媒体?那个信任度已经掉到百分之十几了,就是让大家也都知道他们是职业撒谎者。,但是你明明知道他在撒谎,但是人性就是先入为主跟三人成虎,对不对?这是普遍的人性。所以他们还是有效,他们还是在做,明明大家都知道你在撒谎,但是撒谎还是有效。

Vance



然后,我想再谈一谈这个,他刚刚选择 Vance。我一直觉得在 20 世纪以来,尤其是 Reagan 之后,共和党的那个内阁成员越来越不像样,都是直接的资本代表。那反而是民主党偶尔还可以选出比较称职的中级官僚。什么叫中级官僚呢?就比如说现在 Biden,Biden 自己贪腐的不得了,然后他搞的这个乌克兰战争的这件这个案子就是图利自己的大财团,牺牲自己的盟友,也部分牺牲自己的民众。当然,他又用财政法案来补偿自己的民众,所以真正吃亏的主要是欧洲跟东亚的盟友。但是你如果只看官僚体系的那个治理方面,他选了一个 SEC 的总裁,就是那个证券交易会的总裁,这是 40 年来最好的,因为他真正想要去好好的去整顿一下纪律,做好的监管,比中国的那个证券管理委员会要好多了。另外一个 consumer protection agency 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也是换了一个肯干,愿意好好监管企业的一个主管。就是民主党的话,你可以可以希望他们偶尔会选出一个称职的有理想的中级官僚,但是在过去这几十年,我对共和党的选择一直是很失望的,因为每几乎每一个都是资本财团的代表。比如说上一任 Trump 他手底下的那个 FCC ,就是美国联邦通讯传播管理局局长。

唐湘龙 48:54
联邦通讯传播委员会。

王孟源 48:55
Ajit Pai,这个人纯粹就是 Verizon 的雇员, Verizon 是美国最大的那个电信公司。然后我们大家也知道,像波音的话,那个当初他们安全部门的主管就是波音派去,所以才搞出那个波音坠机的事件,就是那个 FAA 的分管安全的那个主管。

但是这次选择Vance,我觉得是几十年来我看到共和党挑人挑得最好的一次,为什么呢?因为 Vance他背后有没有财团?有。我刚刚,我大概半个小时以前提到美国,大概在十几二十年前一连串的这个选举现金法的改革之后, billionare 亿万富豪可以很简单地无限支持政客,那这样一来第一个效应就是你选举花钱比 40 年前要高出百倍。

第二个就是以往在 70 年代、 80 年代或者甚至 90 年代,你一个政客还可以靠党的系统爬起来以后,爬到高位以后再待价而沽,然后这个富豪要收买政客势力是必须要通过党的这个组织来逐步间接地收购。但是你一旦竞选变成比以前贵 100 倍的时候,你这时候就必须要直接跟他们拿钱。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时代,过去这 20 年,新兴的美国的政客基本上背后都站着一个亿万富豪。我举一个例子,Trump 手底下的那个 secretary of state 第一任 Tillerson,Tillerson 他就是 Exxon Mobile 的人。

唐湘龙 51:09
没有错,石油大亨。

王孟源 51:13
后来换了一个比他更年轻的 Mike Pompeo。Mike Pompeo 的背后是谁呢?是 Koch Brothers 科赫兄弟。那为什么 Mike Pompeo 这一次没有出来呢?因为科赫兄弟死了一个。另外一个健康也不好,所以 2024 年就没有出来搞事。这个 Vance 能够跳出来,当然背后也有人,要不然他根本没办法选参议员。他背后的人是谁?是Thiel。

唐湘龙 51:47
Peter Thiel

王孟源 51:50
Thiel 是 Musk 的朋友,也是 Paypal 出来。就是 Paypal 养出了好几个(富豪)。

唐湘龙 51:54
几个创办人之一了。

王孟源 51:56
对,创办人之一。所以他不是建制派的。我两个月前有提到,你光是成为 Billionare,Multi Billionare 并不保证你可以参与这个俱乐部,你还要带着筹码,然后拉了关系以后才可以进这个俱乐部。我那时候提到 Bezos 靠着买下 Washington post 才进这个俱乐部。那但是也有人根本不想进这个俱乐部,就想自己搞自己的独立山头,一个就是 Musk,一个就是 Thiel。Thiel 是直接资助他们的政客;Musk 买下推特。推特在这一次,在过去这几年作为打击主流媒体的一个平台,是影响这次大选选情的一个因素。如果没有推特的话,Trump 的优势不会有这么大。但是呢... 所以虽然 Vance 的背后站着一个 Billionare,但是这个 Billionare 并不是建制派的。

我为什么说我认可这个选择呢?因为第一个他的智商很高,你看过他的书就知道;第二个他出身清贫。而且,你出身清贫的人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像 Vance 跟 Giorgia Meloni——Giorgia Meloni 是现在的意大利的总理,她出身罗马的贫民区——这种出身清贫的人,你要嘛知道民生疾苦,所以会有理想,会知道阶级的问题,现在这个贫富不均的问题,他们会想要去解决;另外一个就是我知道贫富不均,所以我要赶快加入财团,财阀的那一方,这个典型的就是我刚刚提到的Mike Pompeo,Mike Pompeo 也是下中产阶级出身。但是从他目前的言行来看,他是类似 Meloni 那样的,关心底层民众疾苦的,所以这尤其在共和党非常的少见。

所以我认为... 尤其是Trump 到 2028 年没办法选总统了,所以现在的这个 Vice President 在未来四年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在 2028 年如果是 Vance 出来接手选总统的时候,意义就非常的大。就是第一个,他不是建制派,第二个他的政治主张类似 Trump,而比较 sensible,比较温和,比较合理,比较理性合理,因为他人智商很高。第三个就是他已经写过书,来例证说我在乎贫富不均,我在乎贫民的疾苦,所以这个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你如果在乎美国底层百姓的疾苦的时候,你就不会在全世界到处挑起战火,因为这种事情只是图利财阀,除了全世界的民众都会输掉以外,美国的底层民众也没有好处可以捞,对不对?所以如果他能够坚持这种理想的话...

Trump 当选对台湾的意义



Trump 上台跟 Biden 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不会再到处点火。为什么我说这是最大的影响呢?因为我们现在是在做台湾的节目,台湾就刚好是乌克兰之后的下一个热点,对不对?所以我常常觉得你们台湾的媒体跟民众一天到晚都在以统独为核心来炒这个政治的议题,我觉得是很无聊的事情。你看像赖清德这位的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如果美国人不让他台独,他敢不敢宣布台独?不敢。现在就是这样子,因为美国人不准他台独,那像侯友宜或者其他的国民党那些人,你说他们是统派,好。但是如果美国国务院给他们一通电话,叫他们明天宣布,他敢不敢说不?不敢说不,绝对的。你一样都是唯美国人的话是从,你们在那边为了统独争这二三十年有什么意思?我就觉得很可笑。

所以你要釜底抽薪,真正的要解决台海冲突的危机就是要从美国的总统是不是有意愿制造一场军事冲突。乌克兰式的军事冲突就是说... 我这个军事冲突并不代表美国要直接插手。美国在乌克兰也没有插手,是捧了一个炮灰在前面,他在台湾也应该也是同类的打算。但是 Trump 跟 Biden 最大的差别就在于 Trump 不在乎这些计划,他也不在乎那些什么人权,或者是其他的那些白左,那个什么什么性别这些问题。所以你建制派这几十年所创造的那些叙事,针对中国的叙事,怎么疆独、港独、台独,你这些在 Trump 那边他完全都不会理会。Vance 如果再继承的话,然后在 2028 年又能够成功当选的话,台湾就基本上在未来的 12 年完全的安全了。所以这一场选举包括对选择 Vance 很可能保障了台海战事在未来 12 年不会发生。12 年之后中美的那个国力的差别应该已经完全扭转,到时候你再换一个建制的总统上来,也不敢再搞什么事情。

所以我们现在讨论这个美国的选情,我认为对台湾的民众意义特别重大。大家没有注意到,但是事实上你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就完全在 Trump 的一念之间。因为他选择了 Vance,这个人是会继承他的政策的,而且是很有聪明才智的,他竞选的胜算是大于五成的。因为这个选择,台湾人的生命财产的预期值 expectation value 往上提升了一个相当的程度。你们过去 30 年那边吵来吵去的统独问题反而都是一点意义都没有,浪费了无限的精力跟口水跟金钱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部分财团支持 Trump



我想我再顺便提一下,除了 Trump 在国际政策上的选择的扭转,就是它会放弃这些 Neocon 新保守主义者到处放火挑起战事的这个政策之外,他面向国内我会有什么预期呢?第一个你必须要注意这一次他从来比起 8 年前有几个大的差别:8 年前他上台的时候两手空空,完全没有团队,现在他是带着一个完整的团队。这个完整的团队大部分都是认同他的政策,而这个政策主要抱怨的是贫富不均,尤其是蓝领阶级的贫富不均。所以比如说同样他会对中国搞贸易制裁,同样搞去全球化,同样会搞重新工业化,但是它的重点就不会只放在民主党搞的那些高科技上面,尤其是新能源。Trump 没有背后的财团,他自己就是自己的财团。但是美国的四大财团行业分别是能源、军工、金融跟医疗保健。Trump 同情能源,就是那个石油,所以他我刚刚提到他曾经雇过 Exxon Mobile 的人。他对军工就没有什么感觉,他的上一任的那个内阁每一个,都是因为他没有团队,所以都是共和党推荐的。唯一一个他自己选的就是国防部长,就是 Mattis。那个时候是他选的一个直接从军方升上来一个将军,所以……然后他那个时候金融也是因为接受了华尔街,那个是Mnuchin

唐湘龙 01:01:54
对,华尔街,财政部长。

王孟源 01:01:58
这一次他有他自己的团队了,就不需要接受这些经过共和党,共和党系统塞进来的财团。但是他原本就同情这些原油、石油企业,他原本就对他们的印象好,所以他会继续保持支持能源产业的政策。然后他的那个在工业计划会着重于底层的工业,就是那种蓝领阶级的,因为那是他的支持者。

另外一个就是两个月前有好几个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的亿万富豪公开宣布转而支持 Trump。就是他们在 8 年前是支持民主党, 4 年前也是支持民主党,但是这一次支持 Trump,这就是因为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他们两三个月前就已经看出 Trump 一定会赢。你知道那个银行家跟其他的这些建制派的人的差别就在于银行家第一个反应是买低卖高,这才是最重要的啊。你如果是普通的政客,或者是娱乐界,或者是新闻界的人就会想要抵抗,第一个反应是抵抗他,所以你才会有主流媒体那些莫名其妙的报道。但是银行家一看苗头不对,第一个就是先跳车,所以他们已经跳车跳去了。他们跳车之后会不会有结果呢?我认为是会有一些结果。就是这次 Trump 的这个财政部长的选择,Trump 的选择很可能还是会从行内人里面选出来。

但是跟 8 年前相比,还有另外一个也跳车的团队,我不晓得你有没有注意到,昨天在这个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面,有一个几十年来甚至 100 年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人物。嗯,你猜猜是谁?你没有注意 Teamsters 的 president?知道 Teamsters 是什么吗?美国最大蓝领阶级工会。Teamster的总裁跑到共和党全民全国代表大会上去宣布支持 Trump,你说这离不离谱?过去这 100 年来,从 100 年前的工会运动兴起到现在,基本上工会都被认为是民主党建制派的囊中物。当然它并不是全美最大的工会,我说它是全美最大的蓝领阶级工会,叫劳工工会。那全美最大的工会是什么呢?是一个白领阶级的工会,就是教师工会。这个教师工会当然是偏白左的,所以他们还是在民主党那边。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一次 Trump 他这个真正建立了自己的这个团队,除了四大行业中的两个,就是能源跟金融之外,还有底层蓝领劳工的全力支持,而且是跳车式的支持。那至于军工跟医疗,我就希望他们能够咬着牙忍四年啊,看看能不能在 2028 年有翻盘的机会。

欧洲选举



那我们已经到 35 分了。我本来还想谈英国、德国、法国跟意大利,给我五分钟。

唐湘龙 01:06:01
没关系,你可以谈。

王孟源 01:06:07
Trump 第一次上台的时候, 2016 年其实是一个第一波的民粹革命,除了 Trump 在美国发生之外,现在已经快要结成正果了,他第二次上台,这一次就真的是,这是反建制派的一个成功案例。但是在 2016 年还有... 其实第一波反建制派不是从美国开始的,而是从英国开始的。在 2015 年的时候……

唐湘龙 01:06:39
脱欧。

王孟源 01:06:41
工党选出一个真正的左派,所谓真正左派就是不是白左,而是真正在乎蓝领阶级、底层劳工的社会权益的,那时候叫 Corbyn,Jeremy Corbyn。但是然后到 2016 年他们那个右派又搞出了脱欧,结果脱欧搞成了,但是 Corbyn 一直被针对着,就是英国有 12 家全国性的媒体——其中有 10 家是站在右派的资本那边,公开站在资本那边的,另外两家左派是站在白左那边的——所以他们 12 家全部都针对 Corbyn 来造谣抹黑,来骂。骂了五年之后,他到 2020 年就下台了。下台之后接手的 Starmer 是典型的白左建制派。所以这一次接手的,在这个月选举从保守党接到工党,其实是建制派的右手换到左手,还是建制派。这个其实现在也有一个专门名词叫做 Uniparty,就是你假装有左派跟右派,可是实际上只有一派,叫做建制派,所以说 ,Uni 就是单一的,单一党派,你假装有两个派,两个党其实是同一个建制派。这个是建制派打压民众反抗力量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就是英国。

另外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是在德国,现在那个他们那个红绿灯政府搞得民不聊生。现在他们的民调远远落后于另外一个党派 CDU。但是 CDU 虽然是以前是 Merkel 的党,但是 Merkel 退休以后就完全被建制派收回去了,所以它也是一个 Uniparty 的形式。就是明年的德国大选,几乎可以确定一定是会换手成 CDU,但是又是一个 Uniparty 的形式,就是换汤不换药。

你这次是从建制派的左手交到建制派的右手,这个权杖,所以到现在英国的真正的左派仍然都被称为极左。德国的反建制派势力主要来自 AFD 这个党,这个党被称为极右,所以他们都被成功地压制。真正有希望继美国之后有反建制的成功的可能是法国,但是这一次功败垂成,为什么?我们回想一下,我刚刚提到在 2016 年前后是第一波反建制派的风潮,当时在法国也挑起来了 ,法国的那个选举周期刚好是晚一年,所以是 2017 年。但是其实在 2016 年已经很明显,他们传统的那个建制右派跟建制左派微缩的,同时微缩到极小,所以不得不在 2016 年跟 2017 年的时候,找了一个新的年轻的中间派的人,把这两派整合起来,创立了一个新党,这位老兄就是 Emmanuel Macron。所以呢,你看在英国、在德国,他们玩弄的是我左手当作左派,右手当作右派,其实都是我在控制的,你们选的时候两个选一个;但是法国人、法国的选民比较聪明,他们两个都不要了,怎么办呢?这个法国的建制派就把他们这两个整合起来,变成一个中间派,这就是 Macron,然后就变成一个天平式的策略。他右边是 Le Pen,左边是 Mélenchon。那经过 7 年下来最新的这次国会选举,我把这个得票率跟你讲一下,你就会知道法国的这个建制派有多么岌岌可危。我们刚刚提到在德国只有一个相对很小的反建制派,他们称为极右,顶多只有 20% 的支持率,在英国这种真正的左派支持力也差不多是 20% 左右,但是在法国不一样,这一次他们是勉勉强强地过关,那个所谓的极右派实际上就是比较关心小生意人的、小资产阶级的 national rally 就是 Le Pen的党。

唐湘龙 01:12:13
他叫国民联盟党。

王孟源 01:12:19
得票率 37%,他一个党就是37% 啊,但是他只拿到 142 席的议员。左派的 Mélenchon,他是真正的左派,跟 Corbyn 一样,他的那个联盟叫做 New Popular Front,他拿到了 26% 的选票,排名第二。但是他议员的席位最多 180 席,Emmanuel Macron 的中间派萎缩到只有 25% 的得票率,但是他有一百五十九席。但是你可以看到,建制派只剩下 25% 的得票率,他们现在是已经没有办法掌控局面,完全就是靠所谓的极右跟极左对冲,两个反建制派对冲来避免让他们掌权。所以这个在 2027 年法国的这个政局,选总统会是很有意思的局面。

我觉得——但是 2027 年还有 3 年。我们未来这三年,如果我是中国的外交部,我对欧外交重点放哪里?大家别忘了,两个月前才刚刚有欧盟选举。那这一次是建制派大获全胜,原因是一个非常间接的选举,大家选民投票根本不在乎最终受益的是谁,而是地方的那个政客。地方政客,然后再报到全国的政党,全国政党在成为欧盟的政党联盟的一员,所以隔了三层,所以选民根本不在乎你最后是谁受益。你那个底层的选举完全可以靠既有的忠诚或者是投钱,或者是主流媒体宣传来影响来获胜。Von Der Leyen 就是这样获胜的。他们换了一个外交总管,就是 Kaja Kallas,这个是比既有的那个就是 Josep Borrell 还要疯狂的美国走狗。所以你基本可以相信欧盟对中国的敌意会不断的上升。在对乌克兰,对俄国的敌意也不会放弃。

但是有一个主要国家中国我觉得可以争取,就是 Meloni。Meloni 她在两年前她还刚刚快要脱颖而出的时候,我说他名义上是反建制派,但是除了移民问题以外,她都是支持白左意见的。但是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她是假的民粹派,她其实是白左派来卧底;第二个是因为她读的是纽约时报,所以她被误导了。但是其实她的心是好的,哈哈哈哈。但是你事先没办法判断。那经过她当了一年多的意大利总理之后,我认为很可能是后者。你可以看出她最近所做的一些发言,她不认同建制派的那些疯狂的意见。她虽然一上台就退出了一带一路,看起来对中国异议很大,但是大家别忘了 Merkel 刚上台的时候也招待过达赖,后来才学乖了,才知道不能够一条路走到黑。同样的,我觉得中国的外交部就……因为 Meloni 看起来是有理性的,没有被白左完全洗脑,她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尤其这一次的欧盟选举... 因为你知道意大利的总理是一个高危行业,那个从二战以来平均的任期是大概一年左右,所以意大利的总理如果有机会辞职下台的时候都是很高兴的。辞职下来前一阵的那个 Mario Draghi, 是无中生有冒出来一个不信任案被搞掉的。这个不信任案是从罗马的一个小工程搞出来的。那你猜谁搞他的?他自己搞的。他自己派人挑起这个不信任案,那因为他不想当了。

唐湘龙 01:16:56
对,因为他也算是做得比较久一点的。

王孟源 01:17:00
对,意大利总理这个实在是做的太累了,然后他们那个时候预算实在是入不敷出,他没办法填补那个空洞,所以他自己把自己搞下台了,然后才 Meloni 上来。那 Meloni 本来在欧盟选举之前也想要跳到欧盟的位置,因为你知道欧盟的这个选举其实我刚刚讲过,不是真正去竞选的,而是大佬们搓圆子汤安排出来的。你如果安排上一个就一任五年,然后再连任的话就变成 10 年然后高薪,而且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等于比意大利总理还要高一级,所以何乐而不为呢?结果她什么都没拿到,反而被 Kaja Kallas 拿去了,一个小国就因为他会闹,会哭的小孩有糖吃嘛。所以Meloni 先天就对欧盟的计划有点反感,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去插入的口子。

Trump 当选对乌克兰的影响



那这里我刚刚提到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乌克兰会怎么样?Trump 从来就不想去支持乌克兰,乌克兰这个坑最大的问题是它每隔七八个月需要 600 亿的军火费用。美国每隔七八个月会拨 600 亿,这 600 亿最近的一次是 4 月拨的。然后他的那个民生、经济、还有他的财政,每隔七八个月需要 500 亿的欧元,那这 500 亿的欧元是欧盟拨的,上一次是 10 月拨的,然后现在正在讨论新的一波拨款。所以 Trump 上台之后,他一定会停止对乌克兰拨款,因为这个拨款完全就是图利军工。Trump 那么不在乎军工集团,一旦这个军事拨款不到了,以后欧盟独自承受每 8 个月 500 亿的民用或者是非军事财务支出,慢慢地就会支撑不下去。因为你要知道 Von Der Leyen 跟 Kaja Kallas 都是非常无比坚定的建制派走狗,所以她们不会轻言放弃。

这里最有可能的演进发展就是如同 8 年前 Trump上台之后的另外一个建制派计划。你能不能想到 8 年前Trump搞黄了什么简直派的外交计划?TPP,你记不记得?那个时候最重要的建制派计划就是TPP,环太平洋自贸协定,原本是以美国为核心,拉上日本、越南、新加坡,然后还有几个中南美洲国家形成的一个自贸集团,结果 Trump 一上台以后就一声不响地退出了,退出以后日本就接手,勉强的苟延残喘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乌克兰这个同样的,Trump 上台以后就退出了,退出以后就只有欧盟接手,欧盟接手以后就只有越来越低调,然后到最后向俄国实质认输,但是找一个保留颜面下台的方法。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跟 TPP 会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因为有俄国人参与,俄国人向来是得理不饶人,所以可能下台他们要找体面的下台方法可能不是太容易,不会像 TPP 那么容易。

唐湘龙 01:21:10
好,今天的时间,今天多花了王孟源 20 分钟的时间。因为孟源今天的准备,当他昨天、前两天他告诉我说你应该可以谈一下选举了。就我个人来讲,喜出望外。因为现在的情势很复杂,那美国的选举的结果,不管你平常涉猎多少,你大概都知道美国这次的变天不是单纯的政党轮替而已,而是它的主流的政治论述开始彻头彻尾的转向。就是讲的就是一个非建制派的川普所代表的力量,一个民粹的力量开始对建制派真正的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它对国际政治长期的建制派所操作的国际政治来讲当然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提问



…问了一个问题,他说:“数学家丘成桐先生说了,中国数学水平落后美国 40 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他说这句话?请您会予答复。” 你可以简单说吗?

王孟源 01:22:23
我在博客有讨论过丘成桐。丘成桐的智商很高,他在数学上真正有专业的成就,但是他的个人私德非常的恶劣。他在任教的时候就有一些财政的丑闻,但是更糟糕的是,20 年前的时候,他试图篡夺——数学界每隔十年会,基本上大约每隔十年会有一次真正的革命式的突破。 20 年前的时候,有一个俄国人做了那个突破,结果丘成桐带着两个中国的研究生试图去偷窃取他的那个研究成果。后来有一个美国的记者写了一篇长篇报道,丘成桐还很生气,在美国告了他。告了他之后也是不了了之。就是那个记者,因为他写的都是事实,连撤稿都不需要撤,那种基本上就是仗势欺人。后来所以丘成桐在学术界的名声就臭了,臭了以后就回头到中国去搞。反正中国人其实很崇洋,你有所谓国际地位的人过去,他们都是...那个不管多臭的脚,他们都愿意去亲。

那这一次丘成桐回去搞这个讲那句话,其实是因为了要搞数学班,数学少年班。丘成桐的数学造诣很高,你其实就是数学博士,同一行的,他大概都还懒得教你,因为你的那个程度不高。那他怎么会去教高中生呢?因为这里面有利可图。因为这种少年班除了收钱以外还有加分,还有自主招生的一些事情,丘成桐最喜欢的就是捞钱了。所以当他讲那句话,就是为了帮衬着这个少年班,准备要去捞钱。

唐湘龙 01:24:27
好的,希望,我们的听众朋友能听得懂。

听众:... 包括 Carlson 在越来越多西方非主流媒体人和意见领袖例如 Musk 把王博士的论述摆上台面来讨论,那引述 NYT 关于 Vance 最后被 Trump 选上,Carlson 在电话当中告诉 Trump,他认为如果 Trump 选择一位新保守主义者作为副总统,那美国情报机构就会充分的动机暗杀特朗普,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总统。

王孟源 01:25:48
这个对话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不能够核实说是不是真的。

唐湘龙 01:25:50
… 好,感谢今天所有的听众、观众朋友的聆听,更感谢了王孟源在美东跟我们相差 12 个小时的时候线上跟我们的分享,感谢孟源。好好,下个月再见,拜拜。